• 《 上一版下一版 》
  • 每周热点回顾
    2015年06月11日
    新闻内容
    第A01版:首版
    记者观察:这里的月亮也有圆缺出了问题总有人承担
     作者:本报记者 刘浚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西兰正缓步走入冬天,上周四(6月4日)传来的一条消息彷彿将大家提前带进了隆冬。
      去年8月8日,年仅2岁的女孩Emma-Lita Bourne在Starship儿童医院死于支气管肺炎。经过10个月的调查,验尸官Brand Shortland上周四宣布,导致Emma-Lita之死的部分原因是房屋署给她家分配的奥克兰南区公屋日照不足,屋内没有地毯,非常寒冷。
      过去半年多来,奥克兰房价飙升之快令人咂舌,在野党派对执政的国家党詬病最多的一点就是未能有效地解决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虽然潮湿阴冷的公屋仅是Emma-Lita之死的部分原因,但这位2岁孩子的面孔已经成了政府公屋政策失灵的象征。
      这简直让人想起了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不少人可能抱有较高的期望,新西兰虽小,却在各种全球的社会、经济等排名榜上名列前茅。但Emma-Lita之死这样的消息再次提醒我们,没有哪个国家是完美的,不论你身在何处,月有阴晴圆缺不可改变。
      与其纠结于“新西兰的月亮圆不圆”,不如冷静观察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并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香车美女,而在于有没有公平合理的机制,保证“没有声音”的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
      我们看到,Emma-Lita之死并没有湮灭于更耸人听闻的消息里,不但媒体认真调查,专家提出意见,在野党进行批评,就是政府官员们,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承认过错。这是一个良好运作的社会所应做出的反应。
      Emma-Lita生病时,他们一家一直在等待搬到条件好一些的公屋。房屋署已给他们维修了屋顶,并提供了电暖器。遗憾的是,他们无法承担取暖费用。
      小女孩去世后他们一家已经搬走。他们以前的邻居Diane Taqvi带著记者查看了她所住的公屋,墙面和天花板霉迹斑斑。Diane说屋子里非常潮湿,冷凝水时常滴下来,彷彿“墙壁在哭”。
      这样的问题似乎普遍存在。Otara健康慈善信託总经理John Coffey说,他们每年都要接待数百位想要搬到温暖、乾燥的公屋的人。奥塔哥大学住房与健康研究计划负责人Philippa Howden-Chapman则说,每年有4万儿童因为呼吸问题上医院,住房条件是致病原因之一,她称之为可避免的“住房入院”。
      绿党联合党魁Metiria Turei则提出,政府应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无偿电费补贴,并对所有租赁房屋进行类似于车检WOF的质量检查。
      上周四,消息传出几小时后,房屋署负责出租服务的总经理Kay Read就对媒体承认,房屋署未能尽到责任。她几乎是哭著向Emma-Lita一家致歉。“我们的责任是提供温暖、安全和乾燥的住房,从报道所说的情况来看,我们未能尽责。”
      次日,负责房屋署事务的财政部长Bill English也承认,各方关于公屋政策的批评有道理,房屋署应该提高公屋质量。English说,政府将调查房屋署、医疗和社会服务部门是否及时帮助了这一家人。“不论原因是什么,对于这家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悲剧。”
      5月21日,财长在他的第七份年度预算案中,公布了总价值7.9亿纽币的解决儿童贫困问题一揽子方案,并决定向公屋建设拨款3500万纽币。
      这两笔钱到底能否落实,“居者有其屋”会不会沦为空话,我们将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发生后,社会发展部长Anne Tolley已表示,有经济困难的家庭应立即向工收局联系,特殊需求补贴、临时额外补贴、住房补贴和残疾补贴等都无需偿还,风湿热预防项目也可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